戏韵浸青春 传承启新程——淇县卫风学校“戏曲进校园”活动纪实
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激发青少年对传统戏曲的热爱,10月30日下午,淇县卫风学校多功能室内戏韵飘香,淇水朝歌豫剧团的艺术家们携经典剧目走进校园,活动通过“演+教+学”的创新形式,采用“主会场展演+分会场直播”模式,主会场艺术家们通过角色扮演、服饰解析、动作拆解等互动环节,带领学生探秘戏曲精髓;各班教室作为分会场,千余名师生通过实时直播同步观演,实现“一戏连全校”的传承格局。
经典剧目连台,四大剧种共绘梨园春色

活动伊始,艺术家们以河南曲剧《小苍娃》诙谐开场,随后河南越调《诸葛亮》、河南豫剧《穆桂英挂帅》及现代京剧《智取威虎山》选段轮番上演。四大剧种风格迥异:越调的灵动活泼、曲剧的婉转抒情、豫剧的铿锵大气、京剧的激昂壮阔,让学生们直观感受到戏曲艺术的多元魅力。表演间隙,艺术家们还结合剧目讲解戏曲分类知识,通过“生、旦、净、丑”四大行当的角色解析,帮助学生构建对戏曲文化的初步认知框架。
沉浸式互动体验,学生化身“戏曲小达人”

活动最富创意的环节当属角色扮演与技艺体验。在河南越调《小苍娃》选段中,学生们穿上解差服饰,手持红缨枪,与艺术家共同演绎“押送小苍娃”的经典片段。过程中,孩子们发现戏曲中儿童角色的独特装扮——扎着俏皮的双辫、眉心点着朱砂红点,仿佛从戏文中跃出的“小娃娃”。一位参与表演的学生兴奋地说:“原来戏曲里的孩子连发型都有讲究,太有趣了!”
在河南曲剧《诸葛亮》选段中,学生们通过观察角色的长袍、羽扇等服饰细节,理解了戏曲中人物身份与性格的象征表达;河南豫剧《穆桂英》的体验环节则将气氛推向高潮,学生们争相试戴穆桂英的凤冠头饰,模仿巾帼英雄的英姿,感受传统服饰中蕴含的文化底蕴。现代京剧《智取威虎山》的“骑马动作”教学更让学生们乐在其中,他们跟着艺术家一招一式地比划,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。
文化薪火相传,青春校园播撒艺术种子

此次“戏曲进校园”活动,不仅让学生们近距离领略了戏曲艺术的魅力,更通过亲身体验深化了对传统文化的理解。淇县卫风学校负责人表示:“戏曲是中华文化的活态传承,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,在孩子们心中播下艺术的种子,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。”
这场充满趣味与知识的文化之旅,不仅为校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艺术色彩,更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。未来,淇县卫风学校将继续探索更多创新形式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绽放光彩,让梨园雅韵代代相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