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卫东的“四本台账”
清晨的阳光洒进周口市西华县聂堆镇大李行政村的村室,驻村第一书记李卫东的办公桌上,整齐地摆放着四本厚厚的笔记本。它们不是普通的日记,而是他扎根这片土地,为村庄绘制振兴蓝图的“作战地图”。

第一本:村情账,写下的是初心
2025年春天,李卫东初到大李村。面对这个拥有87户人家、451口人的村庄,他做的第一件事,就是揣着笔记本,走进田间地头,敲开家家户户的门。谁家是党员,谁家还有困难,谁身有残疾,村里的扶贫车间效益如何……点点滴滴,他都一一记下。这第一本“村情台账”,让他从“外来干部”变成了“村里知情人”,更让他把振兴乡村的初心,沉甸甸地装进了心里。

第二本:民生账,温暖的是人心
“吃穿住行、医疗教育,是群众心头最要紧的事。”李卫东的第二本台账,记录的是温度。每个月,他雷打不动地走访监测户、五保户和老党员。他不仅“看”,更是“帮”:为有劳动能力的村民联系培训、寻找岗位;为无力谋生的家庭落实政策、申请救助;为突发变故的农户指定帮扶人,“一对一”解决难题。这本动态更新的“民生台账”,成了困难群众最可靠的“暖心账”。

第三本:党建账,凝聚的是核心
乡村振兴,关键在党。李卫东深知,必须建强村党支部这个战斗堡垒。他的第三本台账,记录着如何通过“三会一课”、主题党日,将分散的党员之心凝聚起来。他组织村“两委”深入学习,连在外地的流动党员也能通过线上参与。这本“党建台账”,记下的是一次次学习与会议,凝聚起的,却是全村党员干事创业的精气神。

第四本:发展账,提振的是信心
乡村要振兴,产业是关键。李卫东的第四本台账,描绘着大李村的未来。他鼓励村民在种植辣椒之外,试种水果洋葱;他支持养羊能手李海丰成为致富带头人,带动乡邻;他跑前跑后,协调电力部门为全村升级改造电网,让昔日昏暗的村庄亮起了高杆灯。
看着笔记本里一项项变成现实的规划,李卫东拍了拍封面,目光坚定:“这里面的东西,我要一项一项落实到位。”四本台账,记录的不仅是工作,更是一名共产党员驻守一线、实干担当的为民情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