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影集自序

  □月影

  第一次要出书,心里又惊又喜又惧又怕。《红楼梦》第十六回有云:“没吃过猪肉,也见过猪跑。”我没出过书,可我了解别人出书的情形。对我来说,不仅书号昂贵,且要反复校对,如此辛苦,真不知我这眼力能否胜任。所以,一推再推。

  我是在眼力不济的情况下退居后勤,对前途失望加迷茫,然后鬼使神差地走上文学之路的。事前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,幸有名师引路指导,少走很多弯路,再加上我心无旁骛,天天傻傻地狂写不止,两年内迅速集结成书,连书名都是娄老师给起的,他亲自为我写序并嘱我自序。万事俱备,只欠东风。

  别人肯定说我幸运,羡慕我有位好老师。他们用二十年奋斗的成果,我两年就完成了,其中的辛苦是难以想象的,多少个不眠之夜累得眼睛又疼又昏,怎么睁都看不清字才肯停下来休息,拿手机和写字的手指又麻又疼。除了勤奋和痴迷,成功又能有什么捷径?说是幸运,其实是不幸中的万幸。一般情况下,出名要趁早,作家们到我这快五十的年龄早已成名了,而我才刚刚起步,犹如星星之火。若按寻常速度,起步这么晚,还有出头之日吗?机会总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,你可知道,为了这一天,我无声无息不知不觉中准备了四十多年。谁都不可能随随便便成功,作家决不是一蹴而就能成的。俗话说,从小看大,三生看老。从小到大,日积月累,耳濡目染,你的兴趣所在,价值取向,都是在积聚能量,储备信息。所以,人生不论将来成败,走好每一天就是成功的一半。后一半就看机遇如何了。我幸运就幸运在把握住了这两半。

  人生过半仍一事无成,若成也只能晚成了,只可惜没什么大器,俗话说,是金子总会放光的,前提是自己得是金子。据资料记载,大器晚成者比比皆是:

  方便面之父安藤百福说:“人生什么时候起步都不会太迟,50岁、60岁都可以有新的开始。”他正是在48岁那年,成功开发出方便面,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。起步早迟有赖于人生感悟。碰巧的是我也正好在48岁时写成第一本散文集《月影集》。

  作家也不例外,晚成也毫不逊色。

  陈忠实出道不算晚,23岁就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。 但却一直没写出心目中能带进棺材的代表作。 后来,比他小很多的老乡路遥写出《平凡的世界》, 把陈忠实给深深刺激了。 他发狠说:“要是我50岁还写不出这样一部书,我就去养鸡!” 不过1992年, 在乡下闭关整整四年的陈忠实终于写出了大名鼎鼎的《白鹿原》! 而这一年,他正好50岁整。

  保罗·柯艾略年轻时是个嬉皮士,忙着周游世界。 39岁的他,历时3个月,徒步600公里, 抵达了西班牙圣地亚哥朝圣。 晃膀子的日子全都没有白费, 48岁时成功写出了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》这个震撼全世界的追梦故事! 如今这本书已经畅销170个国家, 被翻译成的语种超过《圣经》,也卖出了超过6500万册!

  马里奥·普佐45岁那年,生活窘迫, 迎来中年危机,他下决心要写一部超级畅销的小说。 于是四年后,全世界男人的圣经——《教父》诞生了! 它出版后,在《纽约时报》的图书畅销榜首整整霸榜了67周! 或许只有经历过生活真正的捶打磨练, 才能写出教父这样神一般的男人。

  雷蒙德·钱德勒从小就立志当一名作家, 但妈妈却要求他去做一个公务员。 长大后,他叛逆地选择当一个自由撰稿人。 果然……没养活自己。 他只好灰溜溜的去打工了, 还在一家企业一路坐到副总裁! 再然后......因为酗酒和旷工,被开除了。重拾写作梦,在51岁那年写出了他的成名作——《长眠不醒》。 硬汉推理小说从此诞生!

  诸如此类的,还有很多。综上所述,可以看出,作家之路并不平坦,50岁左右是大器晚成作家的最后一个黄金期。我有幸醒悟并赶上了这趟末班车,此生成不成功就在此一搏了。我不敢奢望一举成名,还是陈之藩的那句话好,“钓胜于鱼”,只管耕耘,不问收获。当然能成功成名更好,若不成功,只享受这个过程也好,此生亦不足惜也!

  从踏进文坛开始,我就以月影为笔名,开始记录我四十多年来的见闻和感悟,把走过路吃过的苦流过的泪一点一滴诉诸指端,一篇接一篇,任其自然流露,没有过多艺木加工,只管信马由缰地写,如醉如痴地写。打开记忆的大门,文思泉涌,让思绪跟着感觉走,一气呵成,不用怎么构思,就是这么自然而然地写,一直把记忆写完。写那么多却不敢公开发表,也不知怎么发表,往哪儿发表。我这才意识到文学之路绝不仅仅是会写文章而已,还得能发出去,让社会认可,否则,写再多也是白写。所以,必须提高自身写作水平,多读多看多悟,要写出有文采有价值的东西。同时,还要学会给文章找出路找销路,走出自己的收藏区,进入大众的视野。

  在娄老师的介绍下,我认识了一些优秀的作家、诗人和出版中介,2020年末第一次试图出书未成,当时恰逢文化市场大整顿,书号价格猛涨,抬高了出书的门槛。这笔经济开支是我这种疾病缠身、收入不高的人家难以承受的,只好等等再说了。

  不能出书,我没有放弃,依旧勤奋执着痴迷用心。这其间,充满酸甜苦辣,五味杂陈,每每想起,禁不住眼眶湿润。跟别人一样,我也经历过无数次失败和打击,亲人的不理解不支持,社会上到处碰壁,也曾走到过绝望放弃的边缘。可一想起娄老师的关怀和期望,我咬牙又挺了过来。我知道这是难免的必修课,是每一位成功者的必经之路。成功是没有捷径可走的,像唐僧师徒一样不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就取不回真经。该受的苦做的难,谁也代替不了,老师和朋友们的安慰和鼓励便是对我最大的帮助。我能做的只有继续埋头写作。由回忆转向现实和虚构,速度减缓,开始重视谋篇布局,研究写作手法,力求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,从量变上升到质变,让自己满意,读者才有可能接受买账。一方面,娄老师把我介绍进更高级的文学团体,如省散文学会,为我提供更好的学习条件,让我在那里向优秀的作家们学习,为我的成功创造更多的机遇,让我有幸结识了省青协的王河涛老师;另一方面,我自己也进入很多文学群体,包括诗词群。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陌生人,我不再顾忌那么多,也不怕献丑,把新写的和以前积压的诗歌、散文等,一篇接一篇往群里发,发现我欣赏我的作品的媒体人越来越多,他们又把我拉进更多的群,给我推荐网络平台总编和美诵老师。就这样,我也开始包装自己的作品了,越来越像个文人了。同时,我也开始尝试向报纸杂志等邮箱投稿,想以此检验下自己的水平,让奋斗有更高的目标,更大的动力。我想,有好文章不愁出不了书,水平才是硬道理。这段时间应该把文笔打磨好,磨练出更强大的自己。

  这一步关键而艰巨,决定着我的文学地位和身份,现在顶多算是个文学爱好者。这些都比出书更重要。所以,不出书我也闲不住,要做的事情太多了,但愿“功夫不负有心人”。

  第二次出书的冲动发生在2021年12月9日,那天是周四,娄老师给我推荐了北京的一家出版中介,最后还是因为经费问题再次搁浅。娄老师帮我定了书名叫《月影集》,并嘱咐我写篇关于“月影”的文章,我以为这就是序言呢,于是加班加点,到周日完成作业,发给了网络平台。谁知道了周一,娄老师又布置了新任务,让我写篇《月影集自序》,他说这样就等于准备好了一本书。那天非常忙,我利用午休时间写成初稿,等闲时再修改润色。当天晚上加班没回家,到八点多才忙完,我坐下来一口气通改一遍,已经将近十一点了。

  这本集子收录了我从2020年元旦前后到2022年元旦前后,整整两年时间的散文习作,是我的处女作。虽然它不免有青涩之感,但人生每个第一步总是很有纪念意义,学啥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权当是我文学路上的第一只小板凳吧。希望这本书能早日出版面世,圆了我的梦,也让我放下这颗久悬的心。

  2021.12.13于官渡

  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