亲戚走到十二三 ♣ 时兆娟

  过年对于孩子最大的意义和快乐,莫过于走亲戚。

  相比穿上花花绿绿的新衣服、好东西吃到肚儿圆,还有不用干活、到处撒欢等春节的系列节目来说,走亲戚的最大好处是能够挣到压岁钱——虽然,压岁钱的大部分被大人以各种名义回流进自己的腰包,但毕竟会留下一些。哪怕留下的数额很小很小,甚至是薄薄的几张毛票,已经足够支撑他们的快乐了。

  孩子们的快乐总是那么多。有了这些硬邦邦、新崭崭的票子加持,快乐更是翻着倍。

  你看,他们昂首挺胸,他们精神抖擞,他们意气风发,他们迎风傲雪、翻山越岭、跨河过涧也要一往无前,肩背手提,小脸跑得红扑扑的,走完姥家走姑家,然后再去瞧姨家。

  这时候,每家的老人是不出门的。他们笑哈哈地等在家里,迎来送往,开心地接受着来自晚辈的拜望。在初六以前的这段时间里,盘点着自己的亲缘纠葛。予接予受之间,快乐同样翻着倍。

  可是过了初六,走亲戚的画风就发生了变化:孩子们的心踏实了,他们用少有的耐心,来消化着年的余味。家里的男人们,整装待发要出场了。条几上堆得有礼,还有几家德高望重的老亲戚,小孩子是不能代表的。须得男主人出面,才郑重,才恭敬,才够着压轴的分量。

  ——其实还有一种理由,男人们不说:他们要在老亲戚那儿,找到自己童年的感觉。虽然在自己家里,被亲戚们喊叔、喊爷、喊舅、喊姑父喊姨父,但在那个必须自己去的亲戚家里,自己还是狗剩,是赖孩儿,是张娃儿李娃儿鼻涕虫,是淘气的尿泡儿或疙瘩儿。劳累了一年,他们也想扔掉时间强加给他们的成熟或老到,再享受一回被疼爱着的任性。那一声亲切的乳名,那久听不厌的童年故事,瞬间就能把记忆和童年唤醒,融化掉坚强的外壳,缩回到不必完美和坚强的人之初。

  于是,男人们刮刮胡子洗洗脸,换上最好的衣服,装上一份相对厚重的礼品,也像孩子一样昂首挺胸、意气风发,也像孩子一样急切期待,揣着比孩子更理直气壮的理由,出发了。

  他们在这一天里,迎来了慈祥的笑脸,听到了亲切的笑骂,他们问寒问暖,甚至絮叨啰嗦,他们把积累了一年的快乐、幸福、沉重、忧伤、委屈、苦恼……一股脑地倒给了那些长着长寿眉、缺着牙豁子、走路已经不那么利索的、做菜已不那么干净好吃的长辈们,在长辈们的理解、劝慰、责骂、呵斥里,腾空旧往,装进动力,他们依依不舍地告别长辈们回家了。

  而这样的时候,扯扯拉拉已经到了十二三。再吃顿正月十五的“撅尾巴”扁食,年就算完年,该备耕生产、开始春风浩荡又一年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