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遗传承人孙伟宸和他的面塑艺术

  孙伟宸,1982年出生于老子故里河南省鹿邑县,现系郑州市青年联合会会员,河南省工艺美术协会会员和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,鹿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

1133406106.jpg

  面塑文化,面塑俗称“捏面人”,源自祭祀和饮食文化,它以糯米粉和面粉为主料,蜂蜜和甘油为辅料,调成不同颜色,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经过防腐和防裂处理,可以长期保存收藏。用手和简单工具捏,揉,搓等简单手法塑造出形态各异的作品。

1590251589.jpg

  在远古时代,人们为避灾祸、求平安,常捕杀猎物,敬天地、求神灵、祭奠列祖。为了节约,便使用面粉调和后捏成猪、羊,代替活物,这就是早期的面塑。面塑作为祭祀供品之余,后来又发展成为了饮食的点缀——花馍。

  春秋时期鲁班发明了石磨,到了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小麦种子,人们已经能够吃到细粮。面塑艺术南宋《东京梦华录》中对捏面人的记载:“以油面糖蜜造如笑靥儿"。

  那时的面人都是能吃的,称之为“果食"。先民们把面塑用在春节、中秋、端午以及祝寿的喜庆日子,用来祈福和祝贺。

  相传三国时期孔明征伐南蛮,在渡芦江时忽遇狂风,机智的孔明以面料制成人头与牲畜礼模样来祭拜江神,说也奇怪,军马顺利渡江平定了南蛮,因此凡执此业者都供奉孔明为祖师爷。

  面塑的形成应该早于文字记载,历经宋朝、明朝、清朝等时期面塑持续发展后,特别是到了明朝后期,因为商品经济的发达,于是出现了对面塑的独立审美,专业面塑艺人出现,艺术形式得到极大提高。

  经过两千年的继承和经营,早已是中国民族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一部分,是农耕文明的一种升华,是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

  孙伟宸面塑起源宋代,流传在鹿邑县唐集乡一带。面塑主要用在春节、中秋、端午以及结婚祝寿的喜庆日子。在民间也叫花馍,是作为仪礼、岁时等民俗节日中馈赠、喜庆、装饰的信物或标志。孙伟宸面塑突破了传统的局限,以田园、鸣虫为主要内容,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田园面塑系列作品。

  孙伟宸面塑突破了传统的局限,以田园、鸣虫为主要内容,形成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田园面塑系列作品。

  孙伟宸的外祖父周睿高师从赵东荣,在当时也是有名的面点师,花馍制作水平较高,每逢节日习俗便在当地集市出售自己制作的花馍,后来周睿高把面塑技艺传授给女儿周秀英。周秀英又传授给儿子孙伟宸。如今孙伟宸收徒数十人在家乡继续传授面术。

  孙伟宸面塑,以细小麦面和糯米面为主要原料,分别加入不同的颜料,制成不同的面团,用锅蒸熟后再配上适量防腐、防蛀、防干剂等。然后借助于批刀、小剪刀、梳篦、骨簪等工具,再经过用手进行揉、搓、捏、按等系列动作,捏制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田园、昆虫的形象。具有“一印、二捏、三镶、四滚”的特点制作精巧,形象逼真,是一种富有观赏价值的艺术珍品。

10974100.jpg

  孙伟宸在学生时代喜欢绘画,尤善草虫。跟从母亲周秀英学民间花馍制作,后来研究民间艺术——捏面人。后来又研究面塑,经过几年的潜心研究,终于把“捏面人”这个街头民间艺术做成了精美的艺术品。同时结合自己绘画所长和自幼田间生活经历,开创出面塑界的单独一派-田园面塑系列。

  在面塑中最为擅长的是仕女和虫草系列,田园面塑作品精巧别致,灵动自然,富有生活情趣,体现了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自己的独特风格。

  孙伟宸的面塑已经能够随物塑形,且形神兼备,无论是古代人物、现代人物,还是动物、植物,经孙伟宸随手捏来,无不栩栩如生、活灵活现。

  现今,为了面塑技艺的传承,孙伟宸招收了数十人进行面塑艺术的培训,同时帮助她们就业发展。

  (面塑艺术照片由孙伟宸提供)

  (吕文明 王书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