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州外国语小学寒假亲子陪伴心理小锦囊

  作为家长,假期我们应如何帮助孩子调整好身心状态呢?如何建立和谐良好的亲子关系?如何陪伴孩子平安快乐又有收获地度过寒假呢?本期为学生和家长们准备了一份亲子陪伴心理小锦囊,希望能够帮助大小朋友们及时调整假期状态,保持身心健康,一起度过一个充实、愉快、有意义的假期!

  寒假常见不良问题

  假期综合征

  小学生的适应能力及自我调节能力还不够健全,随着寒假的到来,有规律的生活作息被打乱,很多学生失去目标和动力,整天玩耍、看电视、上网,可能引发假期综合征,出现自卑、抑郁、焦虑不安等心理问题。

  网络依赖

  由于平时课业繁忙,家长体谅孩子的辛苦,因而假期就容易放松了对孩子的监督。于是,很多学生沉迷于网络世界,和现实社会脱节严重,出现社会适应不良的情况。这不仅会造成孩子出现社交障碍等心理问题,更严重的会造成孩子网络成瘾,从而导致焦虑、失眠、神经衰弱等症状,严重影响今后的学习和生活。

  学习压力引发的心理异常

  虽然趁着假期查缺补漏很有必要,但家长一定要张弛有度,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,充分考虑孩子的心理需求,并给孩子留出一定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,不要以爱的名义束缚孩子的成长。高压的学习不仅不利于孩子的学习,反而会使孩子产生强烈的厌学情绪,而且可能会使孩子出现悲观厌世、失眠多梦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孤僻偏激等心理问题。

  如何缓解焦虑心情?

  说出来

  可以主动与自己信任的、积极乐观的朋友或老师联系,诉说一下内心的担忧和不安。在沟通的过程中获得安慰与支持,可以有效地帮助自己缩小对可怕事件的想象。使注意力从对未来的担忧中拔出来,重新聚焦到当下可以做些什么的现实中。

  动起来

  在心理学上,当面对危险时,人类的应激反应是通过各类行为来缓解焦虑的,比如逃跑、战斗等等。在有了一定行动之后,人才会感觉慢慢放松下来。运动是“动”的一种绝佳方式,除此之外,像做家务、学习、休闲娱乐等都是动的一部分。人只要在动着,焦虑值就会迅速下降。

  管起来

  居家学习期间,管理好学习生活非常重要。规律的学习、生活,能让人更具有可控感。合理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,让自己的身体适应当下的生活节奏。可以通过罗列任务清单、积极参与课堂,勤做笔记、早睡早起,将书桌整理干净,制造学习的仪式感等形式加强自我学习管理。

  家长应该如何做?

  首先,家长要做到“不紧张”。孩子往往只能从看到的、听到的信息认识新事物,他们甄别信息的真实有效的能力还不足,只能通过身边权威人物的教导来确认事件的风险,因此,在面对问题时,如果家长过度紧张、反应过度,孩子也会随之紧张。

  同时,家长要花时间细心观察孩子的表现。可以把自己在近段时间看到的孩子情绪和行为表现,听到的孩子对学校、朋友间发生的事件的评论,最近看的书,关注的话题,出现的新语言与以往的情况做对比。家长可以利用多种媒介与孩子沟通,利用新闻联播、官方微博等权威媒体平台,有意识地甄选有教育意义的资讯,询问孩子看到了什么,听到了什么,感受是什么,引导孩子寻找各种资讯中的共同点与异同点,给孩子充分表达的时间,不训斥,不说理。

  快速调整心理小锦囊

  停:停下来,中断与当前事情的接触,不要急于表达,不要急于行动,先冷处理。看:当我们脱离消极情绪的干扰后,我们需要及时评估自己所处的环境,以及引发不良状态的情境,看到事情发展的连续性,分析自己是否实事求是,就事论事,要左顾右盼,前后检视。听:扩大信息收集渠道,给别人一个解释的机会。每个个体都有自己一些有效的积极的调整方法,只要是有效的,不影响他人的生活秩序,都是可以运用的。寒假期间,作为家长,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评估家庭氛围和家庭互动情况及亲子沟通问题,合理期待,适当规划。此外,还应该正视寒假的真正意义——休养生息,回归生活。因此,家长可以引导、带领孩子适当安排课业学习,增加体育运动、社会实践、阅读怡情、技能培养、亲子互动、增强家庭责任感的家务活动、利用传统佳节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,提升自信,这些内容是缺一不可的。在假期中,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的行为和情绪,例如长时间上网,无法控制;情绪大起大落,没有原因地哭泣、发脾气;言语中有厌世的信号;性格大变,言行举止一反常态等,请及时给予针对性的干预和辅导。

  文字|陈晓宇